许多人拿到体检报告时,看到“甲状腺功能减退”或“桥本甲状腺炎”的诊断,往往一头雾水。
其实,这两种疾病密切相关,且在中西医理论中都有深入的解释和治疗方法。
本文将从现代医学和中医双重视角,详细解读甲减与桥本甲状腺炎的关系。
甲减的“双重身份”?
很多人认为的甲减普遍是甲状腺功能减退了,但具体因为什么出现了甲减,大部分人说不出来个所以然。
一、
甲减成因有很多种,甲状腺部分或全部切除后导致的甲状腺激素分泌缺失;服用碘后造成的甲状腺组织破坏性甲减;垂体或下丘脑疾病影响的促甲状腺激素分泌,出现的继发性甲减;亚甲炎或产后甲状腺炎导致的暂时性或永久性甲减。
二、
90%的甲减都是因为自身免疫性疾病——桥本甲状腺炎的长期破坏导致。
但很多甲减患者却不知道,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免疫性疾病,会不断损伤甲状腺腺体,因为免疫系统一旦紊乱,躁动的抗体就会失去指挥,无法准确识别有害物质,不断攻击正常的甲状腺组织,导致细胞持续死亡,最终甲状腺功能逐渐丧失,形成了我们熟知的甲状腺功能减退。
传统医学视角下的甲减
中医将甲减和桥本甲状腺炎都归属于“虚劳”“瘿病”等范畴,认为其发病与肝、脾、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。
在桥本后期的甲减阶段,表现为神疲乏力,腰膝酸软,畏寒肢冷,浮肿。
就是中医讲的“虚劳”,是人体先天之源,阳气之所出了问题!
中医认为,甲减和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多表现为脾肾阳虚。脾主运化,肾主水液,脾肾阳虚会导致水湿内停,出现乏力、怕冷、水肿等症状。
2脏腑千万别忽视!
如甲减导致的怕冷,体温低,嗜睡,其实是人体阳气虚弱,肾阳不足,阳气是人体的热量来源,肾寓元阳之火,五脏阳气皆赖以肾之元阳生发,故肾阳衰,诸脏阳气皆虚,气血运行不畅,就会出现甲减症状。
肾阳不足,人体就会出现体温低,畏寒的症状。如乏力水肿,则是脾失运化,脾主运化,能运化水湿,当脾虚时,水湿代谢不出去,自然就会出现水肿,吸收不好,也就会出现气血亏虚,乏力的情况。
肾气与免疫力也息息相关,现代医学也指出,肾精也是免疫力构成的重要物质基础,肾气充足,免疫力也随之增强,肾气不足,免疫低下,也会出现相应的免疫疾病,导致免疫漏洞,引发慢性炎症,如桥本甲状腺炎。
中医强调“药食同源”,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,可以有效辅助调理甲减和桥本甲状腺炎。
温阳补肾食疗
肉桂红枣茶,肉桂温阳散寒,红枣补气养血,适合脾肾阳虚的患者。
黑豆核桃粥,黑豆补肾,核桃温阳,适合甲减患者食用。
抓住根源,解决根源!
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消耗性的免疫性疾病,一旦当甲状腺细胞被免疫系统逐渐破坏到一定程度时,终身甲减的可能性就会成倍增加,所以甲减之所以难缠,是因为治错了方向。
对于桥本甲减,目前可采用AMI腺体介入疗法,也叫作免疫介入治疗,通过将免疫抑制剂介入到甲状腺腺体内,借此直接调整甲状腺功能,药物因子通过血液循环,进入免疫系统,修复免疫损伤,纠正免疫紊乱,遏制炎症扩散,调整腺体功能,避免甲减加重。
结语
甲减不止是单纯的甲状腺功能减退,绝大多数甲减是因为桥本甲状腺炎导致,因此,很多人才错失了最好的处理时机。如果你有甲减或者桥本甲状腺炎的相关问题,欢迎留言或私信。
#桥本甲状腺炎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