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16日,*的宣傳人員在朋友圈曬圖證實*患重病,並說道:“在澳洲連續高燒16天,人已虛脫到無法行走,澳洲醫生攤手表示無法確診之後,14個小時不間斷吃藥喝水,九死一生強撐著連夜飛回北京,落地就快速通道輪椅推上車直奔協和醫院。化膿性扁桃體已經全部白成一片,不能說話進食,住院輸液大量抗生素加退燒藥,高燒開始得到了緩慢控制。”
在早前*於微博曬在國外出生病住院照片,還分享了注射時的經歷:
微博截圖
照片中,*躺在床上面容憔悴,已經燒至39.7度,左手還插著輸液管,白色的床單上留有明顯的血跡。手上已經出現淤青,看上去很虛弱。
不管是明星,還是普通人,兵來如山倒,病去如抽絲!相對於聚焦在鎂光燈下的明星來說,普通老百姓因病致貧、因病返貧的幾率更高。而對於大明星來說,他們可以享受最好的醫療條件,最大的損失無非是不能正常工作的帶來的收入損失,但長時間的工作和出差帶來的積勞成疾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!
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除了積極鍛煉身體、注意營養和休息,還需要在經濟上為自己規劃一份足額的重大疾病保險,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構建起一堵防火牆!
為什麼重疾險是必需品
在疾病面前人人平等,醫生只能救一個人的生理生命,保險才能救一個家庭的經濟生命。
有人問重大疾病保險,到底有啥用?
我答:我有50萬在銀行,一不留神大病了,要花50萬,存款一下子沒了。
如果我換一種方式:47萬存銀行,花3萬買大病保險(保額萬),萬一得大病,保險公司理賠我萬!花掉50萬,還剩50萬,加上銀行47萬,我的存款等於97萬。還可以休息半年,收入損失都得到補償了!
什麼時候買最合適?
購買重疾險越早越好,原因有三個:
第一,重大疾病發病率越來越年輕化,我剛接到兩個理賠案例,一起猝死,一起心肌梗塞,一個70後一個80後,都是年輕人。再告訴你個數字,保險行業重大疾病平均索賠年齡是42歲,而不是我們想像的60或70歲;
第二,買得越早越便宜,40歲的保費可能是20歲的1.5甚至2倍,而享受保障的年限反而短了;
第三,年齡越小身體越好越容易通過核保,30歲的人可能買70萬重疾險不用體檢,但是45歲的人可能30萬就要體檢了,如果想買高一點保額的,查這個查那個,麻煩不說,還真不一定能通過呢。
買多少額度夠呢?
這個問題,和買車一樣,我覺得在你力所能及的範圍買得越高越好。當然,這樣講有點不太現實,要真買夠了那預算也是一個問題。現實一點講,我認為至少要買50萬。其實一開始我買的也就二三十萬,可是身邊發生的一件事觸動了我。有朋友的太太得了良性腦腫瘤,在天壇醫院ICU住了兩個月,花了70萬,聽說家裡已經開始賣房子了,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。都不敢想像這事要是發生在我身上會怎麼樣,看病的錢,房子的貸款,小孩上學和家裡日常開支,後續康復的錢,簡直是個無底洞。
這裡一定要和大家澄清一個觀念,那就是重大疾病保險絕不僅僅是看病的錢,還要考慮康復護理費用,和家庭收入損失的那部分錢。
誰最應該買?
首先要說明一點,保險是為了防範使家庭的目標受到嚴重影響,甚至瞬間坍塌的非金融風險。那麼,誰出事兒以及出什麼事兒會對家庭造成這樣毀滅性的打擊呢?當然是家庭經濟支柱,也就是家裡掙錢最多的人。那麼事兒呢,無非就兩點,意外和疾病,對吧?如果說工作不順利,投資失敗,只要掙錢的人還在,那麼就不會產生毀滅性的影響。俗話說,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麼。
由此,衍生出正確購買保險的順序:
第一,一定是先大人後小孩,小孩出事,我們情感上是很受傷害,但是對經濟上沒有影響,只要家庭經濟支柱健康平安,那這個家存續的來源就不會斷,也就有能力繼續掙錢給小孩看病。
第二,先保障後理財,保險的保障功能一定是第一位的,而且這種風險轉嫁功能只有通過保險才能實現,理財儲蓄投資,都應該在你購買了充足的保障之後再考慮,沒有了1,再多的0都沒用,就是這個道理。
買重了能理賠嗎?
和費用報銷型保險(報銷的意思,肯定不能超過你實際花的錢咯)不同,重疾險是定額給付型保險。簡單地說,就是這個人確診得了合同約定的疾病比方說惡性腫瘤時,保險公司一次性支付一筆錢,和實際花費多少沒關係,只跟他購買的重疾險保額有關。因為人的生命和身體是無價的嘛,保險公司給你承保了多少額度,就該賠你多少,而且各家公司之間的理賠互不影響。
比方這個人不幸得了甲狀腺癌,實際只花費了10萬,但他在A公司買了50萬防癌險,B公司買了30萬重疾險,那麼他總共可以得到80萬理賠款。有了這筆錢,他不用急著返回去工作掙錢,可以好好地在家休養,等身體完全恢復以後再重出江湖,而且家庭日常開支也有了,這也正是為什麼我們一直強調重疾險保額要買夠的原因。
最後,需要強調一下:不要帶有僥倖心理,認為自己和家人不會得大病,國家領導人和明星們受盡醫療資源的呵護都沒能逃脫疾病的魔爪,更何況我們普通老百姓呢?
沒有人因買保險而變窮,但卻有很多家庭因沒有足額的重疾保險而陷入萬劫不復之地。
趁時間尚早,身體尚好,投保吧。
免責條款:部分資訊素材源於網路,由本平台编辑整理。文中觀點並不構成任何推介或邀約客戶投資,具體詳情可與本人聯繫!如有不妥,請聯繫我們刪除!
戳進“閱讀原文”分享更多精彩!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