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某,女,50岁。
一诊年2月15日
主诉:发热5日。
病史:患者5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,去温附一医检查(血常规+CRP正常、新冠核酸抗体检查阴性),治疗后仍反复发热要求网诊,现症:体温38.8,双腋下胁肋部疼痛明显,口干多饮,纳呆,大便干结2日1次,体倦,舌淡苔白腻。
西医诊断:发热待查
中医诊断:少阳阳明合病
处方:北柴胡25g,*芩10g,姜半夏10g,*参10g,炙甘草6g,大枣6个(掰开),生姜4片,生石膏30g,生大*4g(后下),延胡索10g,生白芍20g。3帖。
二诊年2月18日
服药2帖后发热已退,腋下胁肋疼痛仍明显,胃口增加,睡汗,大便偏干,舌淡苔薄白,脉细。考虑肌痛属营卫不和,营血不足,用新加汤治疗。桂枝12g,生白芍20g,炙甘草9g,大枣15g,生姜4片,*参15g。5帖。
随访(年2月25日)
上药后,胁肋疼痛即消除,胃口精神均正常。
按:患者反复发热属小柴胡汤的“往来寒热”,腋下胁肋疼痛属“胸胁苦满”,纳呆属“默默不欲饮食”,口干多饮、大便干结,属邪入阳明,阳明经腑证表现,加生石膏、生大*清热通便,因腋下胁肋疼痛明显加延胡索、生白芍疏筋止痛,一诊方证相应,发热已退,但腋下胁肋疼痛未减,考虑营血不足,筋失所养导致,故用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,方证相应,疗效显著。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